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教育研究>>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理论研究

谢淑媛 苏国炎《奏响老年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谢淑媛 苏国炎

 

内容提要:文章在分析老年教育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年教育是完善型、综合性的素质教育的观点;又从战略的高度,强调了推进我国老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同时进一步剖析现代社会对老人素质的要求,提出要重点强化老年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

关键词:主旋律、素质教育、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健康素质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老年教育”,这短短的六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教育大业的正式文件国家教育总体规划上,这不仅给老年教育正式“定性”、“定位”,还大声疾呼要《重视》,这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广大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广大老年群体的关心和爱护,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老年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它标志着中国老年教育事业将进入全新、快速的发展时期,是中国老年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作为一个老年人和老年教育工作者,终于迎来了老年教育的春天,怎能不为之振奋和欢呼呢?怎能不为之摇旗呐喊呢?今日我们欣然命笔写下《奏响老年素质教育主旋律》一文,作为学习《纲要》的一点心得体会吧!

党和国家早就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各级各类教育当然包括老年教育在内。《纲要》更是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提了出来,在《纲要》第二章第四条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就为老年教育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纲要》精神也应贯彻到老年教育中,也应把老年素质教育提升到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迎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奏响老年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这是因为:

 

一、老年教育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完善型、综合性的素质教育。

教育学指出“教育是一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凡是有意识、有目的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影响,以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都是教育。"这里说的人的身心品质即素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是塑造提升人的身心品质,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当然,老年教育也是素质教育。

老年素质教育是完善型、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老年素质教育和其他年龄段的素质教育及职业、高等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有人说青少年素质教育是“生长性”素质教育;青壮年素质教育是“发展型”素质教育,老年人素质教育是“完善型”素质教育.我们比较同意这种观点。同时还应指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是“专业性”素质教育,而老年教育与青少年教育一样,均具“综合性”素质教育的特点。虽然老年教育也有选择一定专业课进行学习的问题,但主要不是以学习专业技能为目的,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以通过专业课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思想、智力、体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老年教育即应使老年人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现代老人。这是因为,人到老年由于过去在长期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下,其自身的基本素质已生长、发育、发展而形成,人到老年是已到完善的阶段了。这是由于人到老年,很多原因造成年轻时自身素质存在缺陷,还由于时代、社会在飞速发展,对老年人不断提出素质方面的新需要、新要求在增多。我国的老年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教育体系中最后阶段,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定的教育对象所决定,它一开始不仅没有应试教育的背景和需要,更不会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关键是我们再不能把老年教育当成娱乐场所和福利事业来办,而是要把它切实当成素质教育来抓。今天,我国老年教育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这是对老年教育本质的揭示和弘扬,也是对老年教育方向的引领。奏响老年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实现老年教育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现在,有人认为提老年素质教育,似乎目标高了些。我们认为老年素质教育正反映了老年教育实体性目的,是对老年教育本质的揭示,它没有什么高低的问题。决不能说倡导老年素质教育则老年教育的目标就高了,而只能说老年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程度应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提得适宜为好。

 

二、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推进我国老年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就为老年素质教育定了位,我们应该从战略意义的高度,来认识推进我国老年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所谓战略高度即从根本上、全局上和长远的角度认识问题.

第一,从根本上说,老年素质教育不是那个老人个体的事,而是关系到我国目前1.78亿老年群体的素质发展的大事。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不仅是老年人一生最快乐、最美好、最需要的追求。也是社会能给日益壮大的老年队伍的人群提供良好教育的条件,是全社会对老年人最高的尊重和最大的礼遇,是社会对老年人生命的亲切关怀和爱护。现在全国各地很多素质教育搞得好的老年大学28年来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只有良好的素质教育,才能给老年人带来最大的快乐和真正的健康,他们极大地依恋老年大学,就是因为他们喜爱这个可爱的能提升他们素质和尊严的学园。

只有推进老年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促进老年人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才能真正把提升老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落到实处,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只有推进老年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第二次社会化进程,使老年人能更好地融入飞速发展的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要求,共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更好地发挥老人服务社会的价值。

第二,从全局上说,推进老年素质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大局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纲要》提出:我国要“在2020年建成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而要完成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老年素质教育作支撑,是谈不上建成终身学习体系的,没有终身学习体系的平台,哪有学习型社会的出现。

终身学习现在已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种教育思潮。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总结法国进入老年社会百余年的历史实际,提出:“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乏的精神食粮”,“应贯穿于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198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年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知识的迅速大量增加,正导致资料瞬即过时,从而造成人与社会的脱节,这表明必须扩大社会教育,以解决人们在整个生命期间对教育的需求。”并明确提出加强老年教育的必要。1982年,我国派出代表,第一次参加了维也纳老年问题世界大会,1983年,在我国孔子的故乡——山东就办起了全国第一所老年大学,从此我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最后阶段填补了空白。2001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合作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由此可见,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不仅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而且已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教育再不是一个封闭、保守、狭隘的学校教育体系,而且是整个社会各个领域,贯穿人的一生各阶段的统一体。当今教育,不仅为人们提供从事一种职业的条件,而且培养人们有能力在多项职业中相互转换、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不断自我学习和培训的欲望。教育不仅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更加努力于寻找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教育不仅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也为正在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和已离休的老人,不断提供着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机会。实践表明,学习的全民性和学习的终身性是学习型社会两个极为重要的特征。

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际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及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而老年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全民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终身学习的最后阶段。

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以观念转变为先导,只有在真正推行老年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才能使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得以真正的发挥和实现。只有推行老年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使老年人永葆青春,不断学习,自主学习,视学习为自己的权利,更把它当成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使老年群体率先成为有爱心、有品位、有知识、有能力、积极向上、老而好学的群体,这样,老年群体的表率作用,则以一人带一家,以家庭带动全社区,以社区带动全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使全社会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由此可见,老年素质教育在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起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作用。

第三,从长远的角度看,推进老年素质教育,是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重大举措。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老龄化规模之大、速度之快、高龄化程度之高,更是前所未有,已引起我党和国家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大。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至2010111日零时止,我国总人口达1339724852人(13.4亿),而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国际社会标准,凡60岁以上老人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即称“老龄化社会”。其实,我国自1989年就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了,经过两个10年的发展,现在老年人口的绝对值已大大增加,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老龄人口发展速度加快。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我国近10年(2001-2010)总人口增长率与前10年(1990-2000)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我国近100-14岁人口增长率与前10年相比,也下降6.29个百分点。唯独60岁以上老人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近10年比前1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中国这种人口结构发展趋势,不仅打破了过去人口老龄化唯经济发达国家独有的局面,而且,其发展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速度,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3)我国老龄高龄化趋势明显。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约1.188亿之多,占总人口的8.87%。根据国际社会标准,凡65岁老人达到或超过7%,即称“老龄社会”。按照这个标准则我国也早已迈入老龄社会了,我国可说是“双料”著称。其老年高龄化,将带给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愈的。

4)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具有“未富先老”的明显特征。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很多发达国家,当65岁老人比重达到总人口7%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已达到一万美元以上。而我国情况不同,当前综合国力还不强,人均GDP刚达4000美元,刚刚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还属发展中国家,则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说发达国家老龄化称“先富后老”,我国则“未富先老”了。

虽然人口老龄化现象,反映了人口进入长寿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然而,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会给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们心态、社会稳定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弄得不好,甚至成为重大社会问题。如:(1)因为人口老龄化会改变人口的扶养比,必然增加劳动人口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这种负担不仅给家庭、给子女,还给社会养老机构增加照料医护等等负担。(2)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使我国用于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费用大大增加,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3)我国人口老龄化会使我国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影响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发达国家在“先富后老”的情况下,往往通过“鼓励生育”“发展移民”等手段来缓解。我国怎么办?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两个“根本”。一个就是从根本上通过发展经济解决,变“未富先老”为“边富边老”和“边老边富”。抓住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准备期,加速发展我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及早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老人法制体系;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为老人的文化、教育、医疗、娱乐及生活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就是大力推进老年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老人原本的素质优势,并不断弥补老人自身的素质缺陷,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让老人自己教育自己,让老人积极参与社会,为促进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变“老人负担”为“老人财富”。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必须及早准备,必须及早规划,必须认真探究,必须切实操作老年素质教育这个大法宝。在这方面,首先,国家政府部门特别教育部门要拿出章程,作出整体战略规划和部署,各级政府要具体计划与落实;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要率先成为推引老年素质教育的示范校,充分发挥老人素质教育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老年素质教育的风尚,建立和发展省、市、县、乡、镇各级老年素质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学校、家庭、机关、企业、社区等老年素质教育体系;建立和发展现代化远程网络的老年素质教育体系。

人口老龄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时间不等人,必须及早准备,及早规划,及早行动。否则,贻误时间,后悔莫及。世上无难事,要做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奏响老年素质教育主旋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三、加强老年综合素质教育,重点强化老年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培养

从现代和未来社会对老人的要求看,将老人综合素质剖析开,应强调以下方面:

思想道德素质:

   - 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责任心和参与精神

   - 守信,对人友善,关系和谐,善于沟通

   - 勤俭,爱劳动,有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精神

   - 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科学文化素质:

   - 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一些与本专业基础知识相关联的最前沿的科学发展信息和成果

   - 有良好文化素养

   - 有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

   - 初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常识与基本操作,能多渠道获取信息

身心健康素质:

   - 头脑敏捷

   - 自信心强

   - 乐观豁达.情绪稳定.自控力强

   - 意志力强.有承受能力

   - 有运动习惯.善于自我保护与调节

   - 生活有规律.适应能力强

   - 有正当兴趣爱好

   - 合理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方式

现实老人的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人进入老年阶段,这个特殊的群体,显现出自身的优势,也有着天然的不足。老年人他们在年轻时,曾担任着革命和建设的重任,有的甚至身居要职,承担着全局性.关键性或技术性的工作任务,他们一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了聪明才智,练就了一身的本领,确实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潜在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所以,中国人称进入老年阶段是进入“又一个春天”,很多人也用许多美好的词语赞美老人:老成、老练、老当益壮、老马识途、老骥伏枥等,都是对老年人优势的肯定,但是,人进入老年往往观念偏于保守,知识偏于陈旧,对新科学技术很少学习和了解,加上身体条件及各器官的功能减退,思想上的失落感,情感上的孤独感和精神上的恐惧感,经常缠绕着老年人,使他们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加强老人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要特别关注老人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缺陷的完善。

《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这对老年素质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

从现实老人的思想素质缺陷看,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思想情绪经常被“三感”所困扰,“三感”即脱离同事、社会人群的“孤独感”;无事可做的“寂寞感”;从岗位和家庭中心地位退下来的“失落感”,经常表现心情苦闷、消沉。有人这样形容一些老人:有的终日不语,沉默寡言;有的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人,牢骚满腹。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与年轻人有代沟,话说不到一块,事处不到一起。在社会参与方面,表现冷漠,消极,不愿参与。这些都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所以,必须强化老年德育工作。在老年教育中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八个方面的规范要求。针对“三感”的困扰;加强老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精神的教育;加强“与人为善”、“美人之美”豁达心境的培养;加强“老而好学”、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的教育;加强与人交往、沟通及参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制定老年德育纲要,开好时政课,搞好修身课;在老年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搞好德育渗透;加强老年大学和各级组织的校园文化建设,让老年德育在老人中入耳、入目、入心、达到明理、动情和笃行的效果。

老人科学素质低下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与信息时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反差。据有关调查显示,老人科学素质低下突出。如①老人对名目繁多的电子产品的新功能感到望而却步,不会用电脑,不会电子文本的使用;不会手机多功能利用,即使拥有手机也经常只作接听电话用,甚至经常闭而不开;不会网络学习与沟通,调查显示老年群体获取信息途径单一,有人称“老人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存在工具性”代沟,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家庭里,爷爷奶奶对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的使用水平不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②在经济领域,老人不会使用电子取款机;不会利用网上银行;更不会网上购物;不会电脑炒股。③在生活领域,因为老人表现出科盲,对很多保健品、补品、保健器材,只依靠漂亮的包装盲目选用,以使很多商家专选择老年人为对象进行欺骗宣传,使不少老人上当受骗。④老人还表现对社会科学新知识知之甚少,有人说:老人看形势,不知什么是GDP;审物价,不知什么叫CPI;观发展,不懂什么是同比与环比。所以,对老年人要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所谓科学素质一般指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了解基础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它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能力。

老人健康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老人年轻时也曾拥有一个健全的体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逐渐老化,其功能逐渐减退,身体免疫力逐步下降,各种疾病逐渐找上来了。《纲要》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对老年素质教育有重要指导作用。现在有的老年大学,在推行老年素质教育中,提出“健康快乐”的教育理念,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加强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在老年教育中要十分重视对老人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良好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培养;和良好心境的培养;以及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我们要着眼于老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又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使老年素质教育主旋律,突显出“平和舒展”及“激烈高昂”的波浪起伏,使老年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奏得更加优美、动听。在老年教育的沃土上,开满素质教育之花,结出育人之果,使一批批可敬可爱的现代老人融入滚滚向前的社会洪流之中。

 

(作者均系广东老干部大学特约研究员)

 

参考文献与资料: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资料

(3)张文范论老年教育《试论我国老年教育的实践与认识》

(4)张文范论老年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提升科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