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省老干部大学(广东省省属离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
你现在的位置:教学园地>>教育研究>>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

贾桦《从健康老龄化的视觉谈老年学校教育》
发布时间:2019/03/09点击率:

贾  桦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逐年加剧,老龄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展老年教育是实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证,对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本文试图从健康老龄化的视觉,就老年学校教育方面做以下探讨。

一、 现状

据全国老龄委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43%,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00万人,每年以5.4%的速度增长。截至2007年底,我市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1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3.25%;其中,在各级各类老年学校学习的学员约13.9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14.3%。由此可见,老年人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参加老年学校学习的还是极少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时,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健康的需求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与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人的心理行为、社会文化乃至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当作一个具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有组织的动态整体系统。据武汉市2005年对46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占69.33%,其中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为26.35%;1.51%的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受限;23.7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63.64%的老年人应住院而未住院。另外,对7个社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调查结果、慢性病患病率以及住院率分别高达82.90%、66.50%和6.78%。其主要原因由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自我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使老年人增进身心健康,安享晚年,吸收新知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共同分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成果,除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养老机构等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外,老年学校教育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观念更新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分析

1、老年学校教育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对生命质量和健康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据中国保健科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人亚健康率为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为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目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亚健康人群还将出现爆发式发展和蔓延的趋势。虽然衰老是一个渐进的自然过程,但人作为自然的主体,对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并非处于被动的地位。特别是在步入中老年期,只有不断接受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断补充预防保健、养生健身、科技信息等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和生命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接受老年学校进一步完善教育,使老年学员真正懂得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才能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2、老年学校教育是老年人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手段

从社会心理学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角色是建立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和自我认同的主要方式。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自身从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转变为一个不是那么重要的角色。很多老年人难以接受这一事实,面对不再工作而引起的种种变化,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实际生活剥夺了他们期盼扮演社会角色的机会,各项社会交往范围变窄,活动程度缩小,从心理上产生孤独、缺失、恐惧、忧虑等消极情绪,甚至对自身存在价值产生困惑和迷茫。这种心理因素将会导致身体各项机能下降,若不能及时自我调整好心理状态,最容易导致疾病乃至生命的安全。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只有通过老年学校教育,不断引导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在社会生活中再次找到自身的坐标和定位,恢复对生活的信心,在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享受新的知识的同时,从积极参与老年群体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逐步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过程。

3、老年学校教育是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社会经验很丰富,但思想言行趋于保守稳重,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不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老年学校这个载体,进一步加强老年人适应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训练,才能使他们重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发展新爱好,不断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科技知识,以此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充分享受知识社会带来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发展成果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的各种挑战,逐渐融入社会,融入群体,融入时代,并以他们丰富的社会阅历、丰厚的知识和经验、成熟的智慧等优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持者、理解者、参与者和影响者。

三、 对策

老年教育是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发展老年教育列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必然需求。因此,根据我国当前老年人教育的现状,重点应解决好几个关键环节。

1、从战略高度,重视老年学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老年学校教育应当纳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技能为先、适应时代,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年学校应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社会各界积极协助参与和大力支持,形成既齐抓共管又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老年学校是公益性的教学组织机构,应当由政府主办,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师资力量配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本着就近方便老年人的宗旨,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学校,逐步形成市、区、乡、街道(或自然村)的老年教育体系网络,这样才能为老年学员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与此同时,还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真正能使老年人提高认识,步入学校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加速社会建设发挥余热,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2、加强老年学校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完善老年学校教学体系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系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教育、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要求我们在老年学校教育实践中,要将伦理道德、和谐理念、健康文化、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休闲养生、现代科技知识等作为老年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加强老年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基础工作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与老年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机构,在老年学校的目标定位、教学体系、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方面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观,把握和谐教育的主旋律,始终坚持自觉自愿、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办学方略,将办学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相结合。同时,还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学员的实际需求,坚持开门办学,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第一、二、三课堂的作用,最大程度满足老年学员的学习和心理需求,才能使老年学校真正成为老年人增长知识、完善人生、陶冶情操、共建和睦的精神乐园。

3、大力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和谐文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老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老年人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完善人生。这就需要在老年学校营造一个公正、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通过老年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狠抓各项创建措施的落实,才能使学校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状态。从而达到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员之间感情的和谐,以及自我和谐、家庭和谐。只有营造宽松、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才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使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下,身心愉悦,挑战自我,不断实现新的人生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老年学校教育仅仅经历了25年的发展历程,文化理论和教育模式还在不断探讨和摸索的过程中,老年学校教育创新是当代老年教育理论探讨的重要基石,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不懈的努力,用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的理念和行动,不断推动我国老年学校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向前发展。

(编者注:根据武汉市委领导殷增涛同志的意见,武汉市委组织部从市属有关部门选派了6名干部到武汉老年大学挂职锻炼。他们的努力给武汉老年大学的工作以很大的帮助。市卫生局选派的贾桦同志,担任教务部副主任。在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学习业务、认真思考问题,结合卫生工作和老年大学特点,在来校刚刚3个月时写出了这篇文章。)

注:本文转载自武汉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